AG尊龙凯时- 尊龙凯时官方网站- APP下载大政出于小村——湖南花垣十八洞村脱贫攻坚口述
栏目:尊龙凯时APP 发布时间:2025-06-04

  尊龙凯时官网,尊龙凯时,AG尊龙凯时,尊龙娱乐,尊龙体育,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,尊龙凯时体育,尊龙凯时平台,ag尊龙,尊龙平台,尊龙,尊龙官网,尊龙登录入口,尊龙官方网站,尊龙app下载,尊龙凯时APP下载尊龙凯时官网,尊龙凯时,AG尊龙凯时,尊龙娱乐,尊龙体育,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,尊龙凯时体育,尊龙凯时平台,ag尊龙,尊龙平台,尊龙,尊龙官网,尊龙登录入口,尊龙官方网站,尊龙app下载,尊龙凯时APP下载尊龙凯时官网,尊龙凯时,AG尊龙凯时,尊龙娱乐,尊龙体育,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,尊龙凯时体育,尊龙凯时平台,ag尊龙,尊龙平台,尊龙,尊龙官网,尊龙登录入口,尊龙官方网站,尊龙app下载,尊龙凯时APP下载

AG尊龙凯时- 尊龙凯时官方网站- 尊龙凯时APP下载大政出于小村——湖南花垣十八洞村脱贫攻坚口述

  十八洞村为什么穷?我觉得主要有四方面的原因:一是环境恶劣。山山是奇山,山山是穷山;洞洞是奇洞,洞洞是穷洞。人均田地仅0.83亩,资源有限。二是没有基础。村子地域广、居住散,基础设施差,没产业,种水稻、玉米,做烤烟都是小打小闹。三是没文化。当时6个村民小组225户939人,有150人是文盲,385人只读过小学。四是人力不齐。十八洞是合并村,由飞虫、竹子两村合并而成,人心不和,很多事情上各吹各的调,喜欢相互拆台。

  这样的生活老一辈都习惯了,年轻人不习惯,都想着往外跑,村里留不住年轻人。因为家里穷,读完初中我考上了一所技校,想学到一技之长。看到阿家阿妈(爸妈)和姐妹为我节衣缩食,整天为我的学费和生活费发愁,我不忍心,就辍学来到一个离家不远的煤矿挖煤,由于年龄小,别人挖煤一天80块钱,我挖煤一天10块钱。阿家阿妈担心我的安全,没干几天就把我从煤场带回了家。回家后,村书记看我有文化,让我做村里的会计。2000年,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,那一年我21岁。2005年,大家又选举我当村委会主任,那时我才26岁,感觉压力很大。村书记石顺莲大姐一直鼓励我,手把手地教我。2010年,我参加公开招聘被录用到排碧乡工作,成了一名事业干部。2013年,在组织的关心和群众的信任下,我又回到了十八洞村代理村委会主任。

  走后,2014年1月23日,花垣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龙秀林被县委派到我们村当驻村工作队队长。他报到的第一天就碰了钉子。当介绍他是宣传部副部长时,许多兴冲冲从外地赶回来的村民,满是失望,没有一个人鼓掌。群众就像炸了锅,他们用苗语议论:“看来领导对我们十八洞没有怎么重视,这个队长最起码要从财政、发改、扶贫部门派来才对,搞宣传的没资金,没项目,拿什么扶贫?顶多只带了一张嘴!”见面会很尴尬。我们都没想到驻村工作队竟然被村民“嫌弃”。

  为了防止“富人戴帽、穷人落榜”,村“两委”和驻村工作队召开了村民大会,征求大家的意见,最后制定了一个十八洞村精准扶贫贫困户识别工作做法,还有一个十八洞贫困农户识别“九不评”的标准。我们规定,有砖混结构楼房或在城镇购有商品房的家庭不评;2000年以来违反计生政策和未按规定落实计生手术的家庭不评;打牌赌博成性,经营或提供赌博场所,正在服刑、劳教或正被警方通缉和屡教不改的“两劳”释放人员的家庭不评;不务正业、懒惰成性的家庭不评;不履行赡养义务的家庭不评;时常刁蛮阻挠公益事业建设和当地经济发展的家庭不评;全家外出打工经通知不回家的家庭不评;国家机关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家庭不评;有大中型农业机械、农用车、矿车、面的、轿车、中巴车及经营性加工厂的家庭不评。

  在第一次精准扶贫的贫困户识别评议会上,龙太金第一个站起来说:“我会种瓜,找钱比大伙容易。我不是贫困户,大家莫投我票”。见龙太金表了态,龙秀林的另一个亲戚施再杰也站出来表态:“大家也莫投我,我家盖了楼房,房子好大呢。”投票结束,最终龙太金还是被大家评为贫困户。看到结果后,龙太金主动提出退出,大家都很感动,说扶贫队队长的亲戚都作出表率了,其他人还有啥好说的。十八洞村一组的识别工作进展比较顺利,评出来的贫困户大家都认为比较公平公正。这为其他组的贫困户识别工作起到了带头作用。

  但是扶贫工作队和村干部提出的修路、农网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计划,牵涉占谁家的田地,都一律不给补偿金,因为村里没钱给村民们补偿款。大家对工作队问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:“这也没钱,那也没钱,没钱装什么‘大头’,没钱脱什么贫,有不带钱扶贫的吗?”大多数村民不相信,觉得肯定有补偿金,是我们村干部悄悄拿了这笔钱自己花了,不支持我们修路。这时有人就讲了:“挖这个路搞什么,以前规划了好久都没搞成,你们搞不成的!”还有人讲:“以前我们祖祖辈辈都能走的小路,到你们这一辈就不能走了?”

  最后决定还是让党员干部率先带头。我们统计了一下,当时十八洞村支部有24名党员,刚好有10名党员家里扩宽路的时候需要让地。具体从哪一户率先动工呢?前任老支书石顺莲站出来了,她说:“从我家先动工,后面再慢慢做老百姓的工作吧!”本来以为事情终于走上正轨了,但很快又遇到问题了。那天我们带着挖机去她家,刚要开挖,她老公突然跑出来,站在挖机前面,嚷嚷着死活不让我们动工。不巧的是,那天老支书刚好去花垣县城培训了,不在家。我们几个人轮番给他做工作,他就是坚决不同意,大有一副“你们要挖就从我身上挖过去”的架势。我们不敢动工,赶紧给老支书打电话,老支书也很奇怪,她在电话里跟我们说:“昨晚跟他商量好了,没事的,你们继续做,我们家我说了算。”我们就跟她说,“那要遭大罪了,他现在站在挖机前面不动,我们没法子了”。她听后也觉得事态有点严重,马上请假,花了200块钱租了一辆车赶回家。她一来就骂她老公:“昨天商量好好的,现在你阻工干什么!”骂了几句,她老公就走了,我们才能继续施工。

  我们和工作队做了很长时间工作后,大部分群众同意了,有几户村民提出要求:挖到荒山的地方要把树木和树蔸(方言,湖北、湖南、四川、贵州、江西等地老百姓常用,他们把树干接近根部的部分称为“树蔸”)给堆放好,让他们搬回家当作柴火。可是在施工过程中,施工人员不小心把一户人家的树蔸滚落到了近百米深的山沟里。因为时时刻刻都有村民盯施工,有人就立马喊来那户人家。他赶到施工现场后大发脾气,说我们说话不算话,坚决不让施工队再动他家的地了。了解到事情的起因后,施进兰也觉得是村干部监督不到位,没有兑现对村民的承诺,不占理,他二话不说,就和龙秀林两人深一脚浅一脚地爬下山沟。因为刚挖的土都倒进山沟里了,土路很松很滑,摔了很多次,他俩硬是把近200斤重的树蔸给抬了上来。这一举动感动了这个村民,他彻底服了,不仅同意让地,后来还主动参加村里的公益建设。

  但最难办的不是本村人对修路的态度,而是扩宽那段路需要经过隔壁村一户村民的地,这让整个工程陷入了僵局。让外村人协调让地太难了,我们一时间毫无办法。最后老党员龙太金主动提出,让他跟那户人家商量商量,看能不能用自家的地换修路用的那块地。那户村民就提出要用水田换,龙太金说,“行,就用我家的水田换你家的旱田”。我们还担心他家里人会不愿意换,让他回家商量好了再来。结果老人家放大声说:“我可以做主,我们家都听我的!”后来龙太金家里人果然同意换地,最后就用他家的六分水田换了修路用的三分旱田。

  有一次,本来说的好好的,修路修到一半,一户村民突然不同意了,那工程也就卡住了。我就问他怎样才让继续挖下去。他就冲我喊,“施金通,你有本事就把你家里的田换给我,那你想怎么挖就怎么挖”。这时村书记施进兰插话:“施金通家只剩一丘田了,给了你,他家就一口谷子都没有了。我跟你换行不行?”那位村民说:“你家的地太远了,又是旱地,我看不上。”没办法,我就说,“行!就拿我家的地换给你”。这个决定是瞬间的,我也没跟我阿家阿妈商量。他们当时70多岁了,一辈子种田,老一辈的思想,觉得没田没法生活,更何况这还是我家的最后一块地。我回家跟他们说了后,我阿家(父亲)很生气,我阿妈也是低着头直流眼泪。后来驻村工作队的们也来家里,大家一起劝说。我父母还是不表态,说“自家田给了别人,不要吃饭了,怎么活”。没办法,我就直接问他们,“你们是要水田吃饭,还是要儿子?”我父母听我这么说愣住了,虽然很生气,最后他们还是同意了,在田和儿子面前他们选择了儿子。我阿家就跟驻村工作队的们说:“哎,谁叫我儿子是党员,谁叫我儿子是!”这话刚说出口,全场的人都绷不住了,哭得稀里哗啦的,也是感动加不容易吧。最后就用我家的2亩水田“换给”了那户人家。说起来,我做村书记,家里人也是鼎力支持了,我对他们也是很愧疚。

  相比其他党员干部做的,我家交换的地其实是比较少的。我做的主要是带头作用,因为只有我们党员干部带头做了,老百姓才肯跟着来。当时我们要发展基础设施建设,不仅要修路,还要修停车场等。问题是十八洞村是典型的人多地少。土地就是老百姓的命根子,你要动他的地,简直是要他的命,哪怕他不依靠这块地,他也不会让给你。因此,征的地基本上都是我们党员干部用自家的地跟村民交换的。从2014年至2020年,党员干部总共无偿捐了198.9亩地,这个数据是我们仔细统计过的。党员干部带头干,是十八洞村党建引领的其中一个特色,是我们所有党员干部一步一个脚印,流汗流泪走出来的。

  这个事大多数村民都支持,但是有个别村民耍小聪明,不配合,不仅说风凉话:“一分钱不发,还要免费干活?我就不信其他村民家都硬化了,政府不给我家硬化”,而且还煽风点火,鼓动其他村民不要出力。我们分头做工作,最后还是有一户带头闹事的不出力。后来经过和驻村工作队商量,我们一致认为不能把他自家应该干的活干了,要不然以后村上的类似工作都没法做了。我们决定通过这次筹工筹劳的契机,教育村民自力更生。所以,我们就不理他,正常施工。最后,村上除了这一户其他村民家都硬化了。眼看项目完成,工程队要撤了,这一家着急了,不得不花钱雇人帮他家搬运青石板。村民们一看:配合村“两委”的老实人没吃亏,“精明人”最后吃了亏,都深受教育。

  对村上争取的项目资金,部分村民的态度是分干吃净。十八洞村542名贫困人口争取到政策扶持资金每人3000元。大多数贫困户想把这笔钱分下去。我们全村人均不到1亩田,依靠农业种植仅能维持温饱。村干部与驻村工作队经过商量初步达成一致,决定把这笔政策帮扶资金用于发展产业。很多村民对不发钱很不理解,认为“一分钱不发,村干部想贪污这笔钱”。我们听说后,通过开会反复给村民做工作,向大家解释:“村上有村上的考虑,我们不是不发钱,而是用这笔钱去生钱,给大家分更多钱,不信大家可以走着瞧”。

  一切都计划好之后,我们开会征求群众意见。没想到,又被泼了一头冷水,大概有80%的村民极力反对,没有一个村民愿意交股金。通过我们做工作,一部分党员缴纳了股金。村“两委”和工作队逐户做工作,摆事实讲道理,一笔笔账算完后,绝大部分村民转变了观念。为了树立村“两委”的威信,培养村民的规矩意识,我们限定一个月时间,村民在一个月时间自愿入股,将来享受分红。一个月时间到了,绝大多数村民入了股,但是仍有17户村民不愿意参加股份合作。

  种植猕猴桃要3年才能挂果,为了减少阻力,我们开会研究决定先从别的收入中挤出一点,想先让村民尝到“甜头”。2015年和2016年两年,合作企业从花卉产业中,拿出资金先给村民分红。2017年,猕猴桃挂果了,贫困户每人分得1000元,非贫困户按出资比例减半。贫困户施老进一家7口分到了7000元,日子一下子好过了。那17户村民,看到参加合作社的村民每年分这么多钱,找到村上想加入合作社。但是,入股的时间已经过了,他们暂时入不了。村“两委”研究决定,没有入股的村民虽然不能获得资金分红,但是当他们遇到孩子上学、老人生病住院等困难时,村“两委”会从村集体收入中拿出一部分资金给予帮扶。通过种植猕猴桃我们摸索出了“资金跟着穷人走、穷人跟着能人走、穷人能人跟着产业项目走、产业项目跟着市场走”的“四跟四走”产业扶贫路。

  从猕猴桃项目建设开始,扶贫工作队主动去找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。在猕猴桃挂果的不同阶段先后4次取样,进行了农残、重金属、硒元素等237项指标检测,都达到标准。因为符合国际规范的高标准种植流程,我们村的猕猴桃基地获得了出口水果果园注册登记证。2018年,十八洞村的千亩猕猴桃园一共产出60万斤鲜果,尽管每斤最低价都要8块钱,但因为拿到了硬邦邦的有机食品认证和出口果园认证,猕猴桃还没摘下树,就已经被订购一空。每位入股村民当年拿到的分红达到2000元。分红一直持续到2022年,入股的村民不但早都收回了成本,而且实现了致富奔小康。2023年由于天气、管理等原因,猕猴桃产量不行,村里研究决定进行品种改良,引进新品种。因为换了品种到再分红还要一段时间,但村民们已经尝到了甜头,都在很精心地伺候着,希望猕猴桃树早结果。

  但我们没有放弃。我们抓住接待上级考察、接待团队的机会,邀请企业家考察我们十八洞的山泉水。凡是来十八洞村考察的企业,我们都会介绍山泉水,但凡有感兴趣的,我们都会带他们到现场体验。2017年,湖南省人大组织企业家代表团来十八洞考察,召开了一个上百名企业家参加的座谈会。但步步高集团董事长没有参加座谈会,他跟公司几个人一道,让我们带他们去了山脚下的水源地取水取样。取水化验后,发现水质非常好。随后,步步高集团的副总经理来我们村谈投资合作。他们同意投资3000万元建水厂。

  为了赶工期,施工队昼夜施工。有一天,有人给我打电话说让我赶紧来施工现场。赶到现场,我看到我父母正在施工现场大哭:“儿啊!你在乡政府干得好好的,修什么水厂啊?把祖坟都修没了,你阿爷和阿婆的尸骨都找不到一根了,你这个逆子,不孝啊!”原来我爷爷奶奶的坟就在连接水厂和村庄的路边,坟上杂草很高。施工队夜间施工的时候,没看出是坟地,就把祖坟用推土机推掉了。挖祖坟,这在我们湘西苗寨是非常忌讳的。我当时也傻眼了,不知道怎么安慰阿家阿妈。施工队面面相觑,不知如何是好。

  我心里非常难过,难过之余也很无奈。为了早日建成山泉水厂,我给阿家阿妈连续做了几天的工作,解释施工队不小心才把坟推掉的。最终,我找来香纸,带了一瓶酒和两碗刀头肉,给阿爷阿婆烧了香、祭了酒、摆了刀头肉。施工队的代表得到消息也来了,我们一起给阿爷阿婆磕了头。那还能怎么办,这个事就只能这样过去了。我们和步步高集团克服了重重困难,连续奋战了三个月,不但路修通了,山泉水厂也建起来了。第一批十八洞山泉水,由湖南省党的十九大代表带到了人民大会堂,向党的十九大献礼。根据合作协议,我们村以“十八洞”品牌入股,获得15%的分红权。企业每年给村集体50万元保底分红,每销售一瓶水再拿出一分钱注入扶贫基金。2023年,山泉水厂为村集体分红60万元。此外,十八洞山泉水产业带动了20多名本村及附近村的村民就业,每个人月收入3500元左右,还购买了“四险”。现在山泉水厂虽然面临着生产能力、生产成本、销售等方面的困难,但是办法总比困难多,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,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,我们一定能攻坚克难,把山泉水厂越办越好。

  苗绣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,苗家女儿从小就会穿针引线月习来十八洞村的时候,跟村里的老人石大姐说:“你衣服上的苗绣在国际上老时髦了”。后来在湖南召开的座谈会上,习也提到我们十八洞的苗绣很好,很有价值。第二年刚好到村一级换届,老支书石顺莲就提出来要卸任了,她说“我年龄大了,59岁了,我要退下来去搞苗绣”。她是我们十八洞村的老支书,从1996年一直干到2014年才退下来。老支书在十八洞德高望重,大公无私,是公认的大能人,为村子作了很大的贡献。

  2014年的时候,十八洞村还很穷,村民们觉得留在村里没有前途,大部分青壮年都去外面打工了,只有妇女和老人孩子留守在村里。留守妇女们成了十八洞的天,十八洞的风和雨、生活的苦和泪都得靠妇女们的心里装着,肩上扛着。长期下来,她们身心疲惫,负担沉重。老支书在村里干了快20年,把妇女们的艰难情况看在眼里,记在心里。如何让留守妇女们摆脱这种精神困境,团结起来,成了她的一大心病。正好在座谈会的时候对空巢家庭和留守妇女儿童最是牵挂,对十八洞的苗绣也给予了有力支持。这让她嗅到了发展苗绣产业、帮助村里的妇女们解决家计困难的希望。所以她退下后立刻把村里会苗绣的妇女集中起来,发展苗绣,就这样一直坚持到了现在。

  2014年8月,老支书牵头成立了苗绣合作社。万事开头难。她刚开始做苗绣的时候很多村民不理解,也不愿意做,就有人问她“你当了这么久的支书还没累呀,还要组织我们搞苗绣!”她就说,“不管怎么做,也要像孙猴儿七十二变,把苗绣变成大把大把的金子和银子,让姐妹们在家门口就业”。苗绣基地建好了,村里的绣娘们也到位了,村民们又开始愁往哪儿卖。那段时间老支书也是跑上跑下,来回奔波,和那些公司联系合作,努力把绣品推出去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2018年苗绣合作社终于和中车株洲公司建立合作关系。她们把苗绣和车(高铁)结合起来,绣娘们在家里面就能做中车的大单。我们都很珍惜这样的合作机会,刚开始的那一年,每次完成绣品装框后都是老支书和她儿子自己坐车去送,后来和中车那边的合作比较稳定了,才改为邮政寄过去。现在每年中车株洲公司都会给苗绣合作社签订10万元的大订单。

  这5人中就包括龙先兰。他生在一个很特别的家庭,他阿家是个酒鬼,经常打骂他阿妈,阿妈没得法就改嫁了。他18岁的时候阿家就病死了,就剩下他和12岁的妹妹。后面,他妹妹又得了一场大病死了。接二连三的打击让龙先兰觉得日子没得盼头了,他就变得很孤僻,也不和别个讲话,天天就靠酒精麻痹个人,经常喝醉了就睡到马路上。因为爱喝酒和好吃懒做,别个对他也没得一句好话。但龙秀林不嫌弃他,还把龙先兰认作兄弟,带他回自己家过年。在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,龙先兰贷到了5万元,开始养蜂,刚开始养了三箱,然后扩大到十箱、二十箱、一百箱,成了蜜蜂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带头人。在相亲大会上,龙先兰说:“我没有才艺,但我有力气,哪个愿意跟我走,我让她幸福一辈子”。这句话赢得了邻村姑娘吴满金的芳心。为了促成这门亲事,龙秀林带着家人和龙先兰一起到吴满金家提亲。

  现在的十八洞村相亲大会不得了了,已经变成了“520”中国乡村相亲节,举办的时间也由正月改到每年的阳历5月20日举办。这个相亲节已经让我们村的36个大龄未婚青年脱单,每年还促成200多名周边地区单身青年在十八洞村。“脱贫”主要是物质上的,“脱单”的精神价值更大,它让越来越多的村民有了心气,现在村上的人气越来越旺。应该说,从我们村走出了一个国家“精准扶贫”大政策,这些年我们这个小村庄的努力也算是这个大政策的一个小影子吧。